2025年最佳加密货币游戏平台推荐 USDT & BTC支持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 大田:“四库”联动 激活森林绿色宝藏
点击量: 发布时间:2025-09-13 12:52:22

  精选顶级区块链游戏娱乐平台,支持USDT、比特币等数字资产支付。畅玩去中心化游戏平台,体验公平透明的区块链游戏应用。立即加入,探索丰富的USDT支付游戏平台,享受安全便捷的加密货币娱乐!谢洋乡坑口水库碧波荡漾,两岸草木丰茂,宛若翡翠镶嵌在群山之间。村民或在田间劳作,或在林下养蜂,构成一幅和美的田园画卷。

  近年来,大田县以“林业+”为抓手,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工作,推动森林“水库、钱库、粮库、碳库”建设,走出一条经济与生态协同共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
  8月23日,坑口村党支部书记林开品打开家中的水龙头,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。

  “以前喝上干净水是一种奢望,尤其是下雨天,水里全是泥沙,要沉淀很久才能饮用。”林开品回忆道,十多年前,村民在库区养鱼,导致水质浑浊伴有异味,大家只能去远处的山涧取水。为追求经济效益,村民争相占用库区水域,盲目扩大养殖规模,水底淤泥增多,水质逐年恶化,直接影响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。

  转机出现在2010年,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设立坑口水库地表饮用水源保护区,划定水源地保护区54平方公里,其中一级保护区6平方公里。

  大田县随即启动水质提升专项行动,多措并举推动植树造林、生态修复、林木采伐审批、森林资源保护和垃圾清理等工作。对一级水源保护区内的居民实施异地搬迁安置、拆除房屋和养殖场、旧宅复垦、建设水源涵养林,并实行封闭式拦网管理,全力保障水源地水质达标。

  2021年以来,水库周边10个村完成植树造林4250亩、生态修复1160亩;出台政策禁止在水库周边占用林地和采伐林木,取缔一切采矿、采石、养鸡养鸭等影响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的人为活动。经过多年的系统治理,坑口水库水质显著提升,水源地水质年均值稳定达到Ⅱ类标准。

  “保护水源地已经成为共识,看到乱砍滥伐、散养畜禽等行为,大家都会主动制止。现在水质清冽甘甜,村民用上了放心水。”林开品表示,“保护生态,就是保护村民的钱袋子。”村里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,现有生态公益林7673亩,每年可获得生态补偿资金17.58万元,库区每年为村民发放水源补贴约3万元。

  8月22日,均溪镇河滨东路翰霖泉森林康养基地温泉酒店内,工人正抓紧进行内部装修与设备安装工作,项目计划10月正式运营。

  “今年暑期游客明显增多,基地入住率达70%以上,每天入住100多人。”翰霖泉森林康养基地营销总监肖首灿介绍,今年4月,翰霖泉森林康养基地被上海市总工会列为2025年上海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休假体验点,上海、厦门、泉州等地的企业、团体、游客纷纷前来疗休养、团建和培训,享受闽中山区特有的清凉。

  翰霖泉森林康养基地紧邻大田城区,占地40多亩,总投资1.3亿元,背靠千余公顷森林。依托优质的自然资源,基地建设康养运动中心、农家食府、健康管理中心、森林康养步道等配套设施。为拓展服务,提升品质,今年又投入500多万元在城区繁华地段建设温泉酒店,提供温泉疗休养服务,满足多元康养需求。

  除了发展旅游,森林资源还可以通过林票实现价值转化。2023年,大田梅林国有林场与福州灿丰实业有限公司合作造林1299亩,经测算,前四年造林总成本194.85万元,企业出资30%的部分以林票形式制发。因投资需要,企业将林票抵押给银行,成功贷款52万元。

  林票让林权流转更加便捷。大田县借助国有林场和企业的资金、技术、管理优势,不断提升林地的经营水平和单位产量,为林农兜底保障效益,让森林资源转变为实实在在的“绿色银行”。截至目前,大田共发行林票5425.21万元,惠及林农5600多人,参与的村集体年均增收约5万元。

  “今年种了150亩岗梅、50亩天门冬,现在是养护的关键期。”8月22日,在广平镇元沙村东杰农场,负责人张玉谊正带领村民除草施肥。

  元沙村村民有6217人,土地面积26646亩,林地18422亩,耕地4556亩。因人均耕地面积有限,传统农业难以带动村民增收,村民面临守着青山难致富的困境。

  “林地资源长期闲置,我们一直在探索林地变现的路子。”张玉谊介绍,去年,村里邀请了林业专家前来考察论证,发现元沙村湿度、温度都非常适宜中药材生长,村里最终选定了药用价值高、市场需求稳定且非常适合本地环境的岗梅和天门冬。

  今年种植中草药的200亩林地均为2022年采伐后更新造林地。在树苗间隙套种中草药,不仅能降低管护成本,还能提升林地经营水平,一举两得。张玉谊计划明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,增加品种,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致富。

  大田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,积极引导帮助群众利用林间空地、森林边缘地带,实现林菌、林药、林禽立体种养,构建以油茶、红菇产业为龙头,林药、竹笋和林下养殖等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。

  目前,全县拥有油茶林15.3万亩、竹林12.5万亩、红菇经营面积3.33万亩,林下中药材种植1.17万亩,年产茶油1700多吨、竹笋1.6万多吨、林下中药材700多吨,林畜出栏2.1万多头,森林食品年产值3.5亿元以上。

  “我自愿认购171吨林业碳汇,弥补我破坏林地的过错。”今年初,在一起非法占用林地案的庭审中,被告人郭某某当庭签署认购协议。这是大田创新实施“生态司法+碳汇”替代性修复的生动写照。

  碳票为生态损害明码标价。大田县林业局联合法院、检察院,委托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受损林地的固碳能力,计算出碳汇损失量,并允许责任人通过购买本县开发的林业碳汇项目履行替代修复责任,既惩戒了破坏行为,又反哺了生态建设。

  2022年,大田县从生态司法、金融支持、低碳生活等各方面协同发力,拓展“认购碳汇流转”等应用场景,通过创新办案理念、强化协作配合、规范碳汇认购程序等措施,鼓励生态环境司法保护、履行法定义务植树的个人购买林业碳票或林业碳汇履责。

  近年来,大田县大力践行“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”发展理念,以三明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为契机,积极在林业碳汇项目开发、林业碳汇交易、林业碳汇应用等方面开展尝试,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,实现生态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。

  截至目前,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.23%,森林蓄积2046万立方米,比2021年的70.91%提高了2.32%;开发林业碳票项目5个,碳减排量11.9万吨,25起司法案件累计认购碳票碳减排量2590.78吨,交易金额21.92万元。